口腔溃疡,又称为“口疮”,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性溃疡,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,成圆形或卵圆形,溃疡面为凹形,周围充血,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,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。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,医学上称“复发性口腔溃疡”。可一年发病数次,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,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。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、精神紧张、食物、药物、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。
典型症状,好发于口腔黏膜角化差的部位,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,大小、数目不等,边缘整齐,周围有红晕,感觉疼痛。
家庭防治,口腔溃疡发病时多伴有便秘、口臭等现象,因此应注意排便通畅。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还要多饮水,至少每天要饮1000毫升水,这样可以清理肠胃,防治便秘,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恢复。
民间小偏方壹
【用法用量】吴茱萸捣碎,过筛,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,涂在纱布上,敷于双脚涌泉穴,24小时后取下。【功效】可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,可治愈口腔溃疡。
民间小偏方贰
【用法用量】漱口后可以将少许白糖涂于溃疡面,每天2~3次。【功效】可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。
推荐药材食材
【灯芯草】◎其性微寒,味甘、淡,可清心降火,治小儿惊热、口腔溃疡、泌尿系统炎症、疮疡。
【鱼腥草】◎清热解毒,主治热毒痈肿、溃疡脓毒等。
【板栗】◎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。主治反胃、泄泻、腰脚软弱、口疮。
土茯苓绿豆老鸭汤
【材料】 土茯苓20克,陈皮3克,老鸭500克,绿豆200克,盐少许。【做法】1 先将老鸭洗净,斩件,备用。2 土茯苓、绿豆和陈皮用清水浸透,洗干净备用。3 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,先用武火烧开,然后放入土茯苓、绿豆、陈皮和老鸭,待水再开,改用文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,加盐调味即可。【功能效用】此品可清热解毒,利尿祛湿。
西红柿猪肝汤
【材料】 猪肝150克,金针菇50克,西红柿1个,盐、酱油各5克,味精3克。【做法】1 猪肝洗净切片;西红柿入沸水中稍烫,去皮,切块;金针菇洗净。2 将切好的猪肝入沸中汆去血水。3 锅上火,加入油,下猪肝、针菇、西红柿,加入适量清水煮10分钟,调盐、酱油、味精即可。【专家点评】此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可以为身体及时补充所缺营养。而且此汤清淡,不会对溃疡面造成刺激,减轻进食时的疼痛感。【功能效用】此汤可凉血平肝、健脾降压、清热利尿。对肝血亏虚引起的两目干涩、目赤肿痛、口腔溃疡、口舌生疮有食疗作用。
糯米莲子羹
【材料】 莲子30克,糯米100克,蜂蜜、红椒碎各少许。【做法】1 将糯米、莲子洗净后,用清水浸泡1小时。2 把糯米、莲子放入锅内,加适量清水,置火上煮粥。3 煮至莲子熟后,放入蜂蜜调匀,撒上红椒碎便可。【小贴士】在蒸煮糯米前要先浸泡2个小时。蒸煮的时间要控制好,煮过头的糯米就失去了糯米的香气;若煮的时间不够长的话,糯米便会过于生硬。【功能效用】此品可滋阴清热,健脾止泻。可适用于口腔溃疡及食欲不振、湿热泄泻等症者。